金秋时节,天高云淡。迎着拂面凉爽的微风,嗅着清新淡雅的芳香,进入“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”——江苏省射阳县境内。越过一道道蜿蜒岸绿、流湍水碧的河网,满目可见那片片穗坠耀眼的稻浪、朵朵含苞待放的菊花随风摇摆,以及那张张笑在脸上的路人,这丰收在即、水欢人畅的景象是那么令人陶醉。
地处黄海之滨、里下河地区下游的射阳县,是一个拥有2606平方公里区域面积及近百万人口的农业大县。特殊的地理位置,决定了射阳是一个河阔滩多水丰的县份。然而,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沿河工业化、城镇化的迅猛崛起,人们爱水惜水意识不强及防污治污投入不足的多重叠加影响,污水下泄、废水尽排,导致射阳县一度陷入遍地见水不能用的“水质型缺水”困境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射阳县委、县政府着力以创建节水型社会带动水环境整治,扎实有效地践行着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新理念。从我做起、从现在做起,人人争当节水爱水公民,正在成为射阳人追求的新风尚。
舆论引导,聚力改变不良观念
创建节水型社会,仅靠少数部门或少数人去努力肯定难见大的成效,这无疑需要全社会各阶层、各方面携手参与,形成合力。而让多年习惯一朝改变也非易事,首先得从改变人们思想观念入手,因势利导,造浓氛围。
水是生命之源、生产之要、生态之基,追求幸福生活、打造优美环境、实现全面小康,离不开水资源的有力保障与支撑。为此,射阳县一方面充分利用《射阳日报》、县广播电台、电视台、政府网站等县内主流媒体,以政策解读、典型介绍、新闻报道、案例剖析等形式,开设专栏专题,大张旗鼓宣传“保障水资源、用好水资源”的必要性。一方面,结合“世界水日”“中国水周”“节能宣传周”“节水宣传周”“科普宣传周”“环境保护日”等节日,采用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戏曲新编、文艺演唱、设摊咨询,以及通俗易懂的横幅标语、图版展示、散发资料等多形式、立体化的宣传形式,教育引导人们珍惜水资源、节约水资源。
注重节水教育从娃娃抓起。射阳县针对青少年教育需要形象生动的特点,在编印《节水科普读本》下发到在校孩子手上的同时,专门创办一座青少年水情教育中心。中心以县青少年课外教育训练基地为平台,有机融合,突出水情教育主题,先后投入100多万元,把基地原实训楼155m2两间半教室建成节水宣传展览馆。在300m2水饺制作室中增添52块节水教育展板,形成节水教育馆兼水饺制作室。对80m2现代农业展览馆中实物、标本、模型等介质进行扩充调整,改建成农业节水科普馆。另外,还将1000m2演艺报告厅兼作节水多媒体教育厅。如此声电配合、现代丰富的展示形式,吸引了一批又一批青少年,甚至许多成人前来参观。射阳县青少年水情教育中心建成以来,已先后接待未成年人社会实践活动近15万人次,社会人员近5万人次,起到了较好的水情教育效果。
强力推进,经济结构全面优化
射阳是农业大县,农业用水占整个用水总量的80%以上,推广节水型农业,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是节水的首要任务,也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。近年来,射阳县持续实施灌区改造、中央财政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、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以及高效节水灌溉等工程,全县农田节水基础设施得到配套提升。
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,装表到站,计量到田,分户核算,足额交费。在江苏省率先建成全县农业灌溉用水监管系统,以县域农业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基础,按照灌溉用水定额,建立农业水权分配体系。在水费计收上,根据不同农作物及用途,实施农业用水定额管理和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办法,促使“水是商品”深入人心,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大幅提升,全县年节约农业灌溉用水近亿立方米。目前,该县已安装2032台用水计量装置,完成改革面积160.51万亩,占目标任务的100%,灌溉水利用系数达0.621。
发展绿色节能产业,促进工业经济转变。在清退高污染化工企业、培植高效节能工业产业的同时,坚持标准,提高项目准入门槛。县经济开发区、射阳港经济区、染整集中区在招商引资中,先后引入一大批绿色食品、绿色建材、新能源等节水型企业落户,成了保障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“压仓石”、助推器。该县还通过政策激励,引导现有企业中水回用、海水运用、雨水利用,以循环用水和再生水回用减少优质水资源利用,实现废污水“零排放”目标。射阳县着力加大技术投入,已将海水用于电厂循环冷却、海水用于特种水产品养殖,结合“八大行业节水行动”,以污水处理厂尾水再利用为重点,建立“园区用水循环体系”,不断推进行业节约用水能力的提高。射阳县九阳生物制药利用循环水冷却,年节约用水量4万m3,射阳港发电厂利用海水冷却年可节约淡水5亿m3左右。
推进区域供水一体化,不断提高生活用水效率。全县先后投入近20亿元,铺设县通镇一级供水管网DN400-1200mm球墨铸铁管186km,新建千秋、盘湾、通洋、陈洋4座供水增压站;完成镇通村二级管网1025km、村通户三级管网7591km改造任务,实现了全县区域供水大管网、大水厂全覆盖,城乡供水管网漏损率从之前34.3%降到11.5%之内。按照“城乡一体、水到井封”原则,以及随着城乡区域供水和跨区引江工程的到位,全县已填埋、封存地下井213眼,地下水位持续上升,仅2019年就上升了2.14米。
完善制度,资源管理不断规范
注重发挥制度管根本、管长远的作用,紧扣节水用水关键环节,着力健全体制机制、完善规章制度,严格规范取用水行为,巩固提升节水成效。
全面落实取水许可制度,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和管理,按照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,实施取水许可审批和年度取水计划审核。强化取水许可监督管理,采取定期巡查,严格核定取水许可量,对取水许可有效期满申请延续的单位和个人,按照用水定额核定其取水量。坚持一户一表一卡,从严控制取用水指标,依法查处无证取水等违法行为210多起。
加强计划用水管理。实行计划用水管理,县水利局、发改委每年初都要对200多个非农业取用水户下达年度用水计划,严格自备水源和自来水取水户的用水计划管理,年核定计划总取用水量5500立方米左右,100多户规模以上用水户计划用水率达100%。
狠抓节水载体建设。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,射阳县十分重视农业示范点、节水型企业、节水型单位(学校)、节水型社区等载体的建设力度,采用“以奖代补”的形式扶持用水户参与创建活动,成功培育一大批节水典型,有效推进了重点示范工程建设。大力推广节水器具,实施用水计划、用水计量、节水目标、节水措施、节水奖罚、管水制度“六到位”,不断提高载体建设质量。全县已建成节水型企业21家、节水型公共机构66家、节水型社区13家。2019年,射阳县被授予“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”称号。(供稿:射阳县水利局 郭开国 责编:姜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