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经省政府审定,2024年度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结果发布,我市再获优秀等次。
2024年,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,积极践行“十六字”治水思路,扎实开展“提质增效年”活动,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取得较好成效。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省下达的47.5亿立方米以内,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23.4%,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至0.641,全面完成省考核目标,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一是收紧指标,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有效落实。建立用水总量动态调控机制,从严核定年度用水总量控制指标。开展农业灌溉用水精准计量试点,通过精准监控、精细管理,促进农业节水。全覆盖完成15个省级及以上经济开发区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,“开发区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+取水许可告知承诺制审批”经验做法获省深改委在全省推广。累计完成水权交易23例,达成“水权贷”15单,发放贷款3.31亿元,有效发挥市场配置水资源作用。持续推进地下水封井压采,全市地下水水位较去年同期回升0.29米,超采区面积较2013年减少82.6%。
二是试点先行,水资源规范化管理全面推进。东台市等3地完成县域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,亭湖区率先开展取用水领域信用监管试点,开展用水户信用评价,新华社《中经信息》宣传报道试点成效。全市完成71个灌区322处站点监测计量建设和242处规模以下非农在线计量建设,676个取水工程实现规范化。打造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示范点,以点带面,全面提升全市水资源管理规范化水平。
三是提质增效,节水改革持续深化。3家单位入选全国水效领跑名单,试点形成全国用水节水统计调查基层经验,4项先进节水设备(产品)和技术入选省级推广目录,制定出台节水农业园区、景区地方标准。年内促成“节水贷”29单6.63亿元,助推24家企业绿色转型。组织开展“节水中国你我同行”联合行动,参加省“节水小卫士”书画作品征集活动,荣获全省二三等奖9名和最佳组织奖,不断提升盐城节水形象、扩大社会影响力。
四是生态优先,水资源保护更加坚实。推进丁堡河-江海河全国首批母亲河复苏行动,复苏成效获央视新闻专题报道,并入选全国母亲河复苏行动典型案例。推行市、县两级河湖长问题、项目、责任“三张清单”和提醒函、交办单、督办单“三色单”制度,全市7630名河湖长巡河达34万次。招纳“街道河长”“企业河长”“河小青”等特色民间河长162名,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“全民治水”新格局。全市累计建成幸福河湖431条、总长1950公里,《为了水边的家乡》《明湖清波》专题纪录片获得水利部第六届“守护幸福河湖”短视频活动一等奖和二等奖。(供稿:水资源处 责编:姜越)